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1-04 访问次数:


烟台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直十分严峻且日趋突出,不仅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而且给农产品质量和饮用水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据调查研究表明,畜禽养殖排污是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为此,我市近年来持续并加大力度推进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特别是在重要饮用水源地——门楼水库附近关停和拆迁整治养殖场、户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市的畜禽粪污问题仍十分严重,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如下:

一、分散养殖和饲料喂养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趋严峻和突出

自2013年10月起,国务院、山东省政府、农业部针对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分别出台或制定了有关条例、方案或意见,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这些文件的发布大大推动了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工作进展,但都未能达到2020年的任务或行动目标。特别是这些文件更多关注的是对规模化养殖粪污的处理利用,而对分散养殖污染的关注不够。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散养殖因普遍缺乏粪污处理设施,多露天堆置,甚至污水直排,所以其对区域水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为凸显和严峻,且难以修复和治理。

无论是规模化养殖还是分散养殖,全市域内均以饲料喂养为主。饲料中的添加剂成分(如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使用大量抗生素来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当这些痕量污染物随动物粪便排出进入土壤或水体后,会直接恶化土壤和水体质量,这给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均亟待提升   

当前我市乃至全国范围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固体粪便,但液态粪便比固态粪便的危害更大,单一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粪污进行同时有效处理。而且,不同粪污处理技术也存在不同缺陷。例如,厌氧发酵、好氧堆肥是众多粪污处理技术中最为成熟、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的粪污处理技术,但厌氧发酵技术具有建设成本高、专业性强、补贴依存度高、沼液处理难等问题;好氧堆肥则存在氮素损失、温室气体排放、重金属和抗生素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已有技术在我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特别是限制了其在分散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因此,粪污处理技术创新研发亟待加强,以破解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难题。

三、畜禽养殖和作物生产严重脱钩阻碍畜禽粪污循环利用

在传统的农业系统中,动物粪便是维持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但受机械替代役畜、外出务工取代饲养家畜的收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畜禽养殖和农田生产严重脱钩,造成农户施用粪肥的意愿减弱,粪便循环利用率大大降低,进而造成化肥过度使用、粪污排放的双重污染。即使有意愿使用粪肥的农户,也很少对粪便进行处理,更多是直接将其施用到田中。因此,如何将粪便安全地循环利用到农田中,是我市粪便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意见建议

一、严格落实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分散养殖污染防控,强化液体粪污监管

严格落实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尽快完成对所有养殖户的摸底调查、全数登记工作,建立并完善镇级、县级及市级畜禽养殖及粪污排放清单,逐步构建起统一管理、分级使用、数据共享的畜禽养殖场信息直连直报和追踪平台,实现对各分级单元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程监控。相对规模化养殖,分散养殖对地表水环境和土壤的危害更为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对分散养殖污染的防控。建议强制分散养殖户修建化粪池,并由属地村负责监管。无化粪池或不合理使用化粪池的养殖户应禁止养殖。同时以补贴等激励措施并辅以技术支持,鼓励分散养殖户参与到粪便管理和循环利用中。同时,要高度重视液体粪污的管控和再生利用,如可通过建立简单的基础设施对畜禽动物尿液进行收集处理并还田。

二、加快粪污处理技术创新研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用粪污处理模式,举力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养分氮磷回收技术、有害物质去除技术、液态粪污及其衍生物再生利用技术是实现液态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此首先应加强以养分回收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研发,高度重视固体和液体动物粪便循环利用的完全耦合模式,着力推进固体和液体粪便的同时回收和处理。其次,针对粪便中含抗生素以及不同致病微生物的问题,应组织科技攻关,大力支持研发推广安全、高效、环保新型饲料产品,并着重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新技术研发。三是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单位或企业对粪污处理新技术的创新研发,特别是加强生物炼制法的研发创新。

各单位应综合考虑当地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环境敏感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取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制定适宜本地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最终由管理界、科研界和养殖、产业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建畜牧和农田关系,自主探索形成种养结合的农牧生态良性循环新模式

“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的种养结合模式值得在我市大力推广。其中,在家庭层面外和区域范围内重建牲畜和农田之间的关系是粪便养分循环利用和可持续集约化的关键,也是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的重要途径。为此,可考虑在农田布局或种植需要的基础上重新安置牲畜养殖,促进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提高粪便回收率,促进区域范围内畜牧与农田之间的再平衡。

建立健全三农补贴发放新机制和新模式,推动耕地农民、畜禽养殖者、政府、企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和共同参与,促进农田和畜禽养殖者在粪便交易或转让服务方面的合作,自主探索并形成种养结合的农牧生态良性循环新模式。

四、加快地方立法,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严格监管

建议针对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粪污处理办法或条例,增强养殖户对粪便收集处理的责任和意识,鼓励指导畜禽粪肥还田利用,为严格控制畜禽粪便污染提供有力保障,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保驾护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